真正的安全感,是一種內在與外在交織的產物。安全感可能存於內在培養,但也會出現在我們與他人所建立的各種情感紐帶之中,可能是關係層次、社群層次,但也可能是更大的文化與社會層次。
翻開這本書的契機來自對親密關係陷入谷底的我,努力往亮光處攀爬,而這本書則將會是踏上安全基石的第一步。
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人事物、朋友的情史、室友的煩惱,逐漸對親密關係失去信心,充滿失望,開始尋找面對冷暖之間立足的位置,對於愛的理解是否有誤?或甚至我更本不了解什麼是愛?
無論曖昧、在關係裡或好友們逐漸踏入婚姻,似乎認為找尋穩定伴侶、建立家庭就和穩定劃上舒適的句號,對我來說卻是生活品質不安的問號,不安全感就像打翻杯中水,緩慢流向各個角落,讀到這本書時像是發現不安拼圖的一角,邀請你與我一起拼組內心的安全感。
安全依附是透過伴侶的品質而生,不會因為結婚或成為主要伴侶的概念或事實就出現
PART1:依附理論
Chapter.1 什麼是依附理論
依附行為來自人類的演化,作為嬰兒的我們無法滿足自我需求全仰賴照顧者,基於生存我們需要與照顧者建立起依附關係,來滿足身心情緒同步(emotional attunemnet)、溫暖回應、身體接觸。兒童會發展成安全或不安全依附,取決於家長能否成為與他們情感相連、回應迅速的避風港。(書中有依附系統啟動與功能模式圖,能完整理解整體運作)
- 安全依附
(此章會提出嬰兒及成人的安全依附樣貌,筆記重點將著重在成人階段)
在成人階段的安全依附,關係對象的恆常性(relational object constancy)讓我們能夠信任,即便彼此分離,自己與他人的聯繫和連結也會持續下去。安全依附的人能夠內化伴侶的愛,即使彼此的身體分離、情感斷了聯繫,甚至是發生衝突時,依舊能隨身攜帶,另一個面向是感到沮喪時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照顧自己的需求並請伴侶提供協助,也能設定清楚的界線。
依附類型是你因周遭環境而發展出來適應生存的策略,既然我們可以學習得來,也可以透過學習去除。
- 不安全依附
逃避/排斥型依附
傾向與他人保持距離,以不需要任何人為傲,採取靠自己的態度,重視獨立性,儘管看起來信心十足,實際上經常把自己不想要的特質投射在別人身上,並透過自我膨脹,來掩飾相對負面的自我形象,通常是以線性及邏輯方式思考,在專業領域展現良好能力,較常沒有童年記憶或者簡化童年經歷,比如說「還好」,對很多人來說,觸碰和承認自己真實感受,下意識對現有關係或原生家庭現況產生質疑或威脅。
焦慮型依附
傾向不斷偵測伴侶對自己有多可得、多有興趣、反應程度為何,過度關心另一半,為了維持連結感會過度經營與過度配合整段關係,頻繁陷於被拋棄的恐懼,容易放棄自我的需求及感受,屈服伴侶的需求及認同,以確保雙方的親近性和關係的安全性,可能容易陷入自我批評及自我懷疑的循環中,這種情況下,照顧行為更像是一種讓人維持親密的策略,而不是對於伴侶實際需求的真正回應。
混亂/恐懼逃避依附
具有這種依附類型的人,同時有排斥型和焦慮型的特徵,跟伴侶太近或太遠都會感受到恐懼,可能會要求伴侶關心他們,但在連結感出現時卻退縮,在作者的實經中又區分「內在恐懼逃避」及「外在恐懼逃避」。
前者在面臨刺激會進入焦慮狀態,想接近對方又有股拉力拉著自己,認為連結感是不安全的,不具外在破壞性但內在大爆炸,身旁的人或許看不出來。
後者則是外顯性、反應式的方式,來展現在關係中一腳踩油門、一腳踩煞車的狀態,會以令人困惑、充滿矛盾或傷人的方式,對外作出反應。
Chapter.2 依附四大向度
由高低焦慮及高低逃避兩大象限,分成安全型、焦慮型、排斥型、恐懼逃避型四大象度,用多面向灰色地帶來定義個別狀態。
書中會詳細說明各向度的狀態,就算是安全型的人遇到壓力刺激時,也會傾向不同向度而作出反應,因此如何在人與人的互動中覺察自己很關鍵。
互動模式其實跟他們的內在自我更有關係,伴侶只是一面鏡子,照映出那些被他們流放、否認的部分自我。
此章的下半段作者會清楚的說明界線、愛的給予及接受,健康的界線應該是個平衡點,既可以與人相連、也可以與人分開,既可以維持你自己的能量與自我意識,也能讓你的伴侶維持他們所需的能量。
界線是我們在身體、精神和情感上自我保護的方式,是我們建立主權的方式,也是我們向他人敞開心扉的方式。界線是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交匯點——在那裡,我們可以分離,也可以相連。我們的界線會成為我們處理關係的指引,也和我們給予愛與接受愛的能力直接相關。
Chapter.3 創傷六大影響層次
說明創傷對人的影響,可能是由單一事件、一系列事件或多環境所造成的,對整個神經系統有持續性的作用,若未即使處理可干擾身心、日常運作、學習、成長、愛人和建立安全依附的能力。
此章將詳細說明圖中六大層次對於我們的影響,抽絲撥繭我們的成長背景,療癒被拋諸腦後那個受傷的自己。
PART2:認識合意多重伴侶關係
在這條道路上,要擁抱我們自己的吃醋情緒,要接受別人也可能吃醋,要發展自我的整體性,而且捨棄「多愛這個人,就會少愛哪個人」的想法。
—《Spiritual Polyamory》Mystic Life
Chapter.4 多重關係多樣化
合意非一對一關係(CNM)關係中的所有參與者對於整個關係結構都是知情同意的。實踐CNM關係的人非常重視透明程度、同意、開誠佈公的溝通以及彼此的自由,愛既非佔有,也不是有限的資源,同時被多人吸引是正常的,愛、性、親密關係到方式有很多種,不需要害怕或避免吃醋,嫉妒心是可以被解決的。作者會在文內讓讀者了解「為何」採行多重關係,而不是「如何」行動,唯有清楚目標的人較能夠面對後續可能發生的各種情緒起落。也會說明合意多重伴侶關係的不同種類,依照情感排他性(emotional exclusivity)與性排他性(sexual exclusivity)為軸繪製象限,不同的關係都是獨特的可與伴侶討論其中的可行性。
我認為獨身多重伴侶關係中有個原則,應該是所有人都該效法的,也就是要成為自己的主要伴侶,並且把你跟自己的關係視為絕對、第一的優先要務。
Chapter.5 多重關係下的依附
安全依附是透過伴侶的品質而生,不會因為結婚或成為主要伴侶的概念或事實就出現
文內列出幾項徵兆,可能代表你主要是透過關係的結構,而非關係的情感面,來獲得依附感與安全感,並不是要停用你與伴侶的共同帳戶,而是希望大家透過關係互動經驗來建立安全依附,而非依賴關係的結構。
Chapter.6 合意的重要性
作者列出從單偶關係過渡到多重伴侶關係的轉移會遇到六大挑戰,使你自身的不安全依附現形,同樣也列出幾點症狀,來讓你察覺不安全感正在發酵,其實本質可能是件好事,能避免像單偶關係常見的那樣,把伴侶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對關係感到自滿,只要先確認彼此是否要追求基於依附的關係,大家就能夠更明確地定義彼此,究竟屬於什麼關係、哪些作法可行,這樣大家才能夠接受與理解彼此的關係,而不必放手。
PART3:操作
Chapter.7 維持安全狀態的基礎
維持安全狀態的基礎是承諾,承諾有很多表達方式,傳統透過結婚、買房、生孩子或戒指來展現,在多重伴侶關係中可考慮用作者列出的幾點來實行(在我看來不管是單一關係或是多重伴侶關係做到這些事都能穩定雙方感情基礎)確認雙方都想成為彼此的依附對象,而實踐多重安全狀態的關鍵就是讓伴侶成為彼此的避風港和安全堡壘。
Chapter.8 HEARTS
作者提出「HEARTS」模型,字母分別代表多段依附關係中安全運作所需要的不同要素、技巧、能力、方法。
H:Here —— 在場與陪伴
E:Express Delight —— 表達喜歡
A:Attunement —— 情緒的同步與調和
R:Rituals and Routines —— 儀式與規律
T:Turning Towards after Conflict —— 面對與修復衝突
S:Secure Attachment with Self —— 自我的安全依附
Chapter.9 自我安全依附
你才是賦予自己快樂、愛、勇氣、情緒調節能力和生命意義的泉源。
知道自己要如何安全地站穩腳步、如何成為自己的避風港和安全堡壘,是建立內在安全依附的重要基石。梳理自己的過去和依附歷史並重新詮釋它會帶來療癒作用,大腦會重新連結進入安全狀態,作者提出的HEARTS模型不只用在伴侶間,也適用你與自己的關係。